计费模式 | 描述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带宽 | 按照每日带宽峰值计费 每5分钟统计一个带宽峰值,每日得到288个值,取其中的最大值 |
域名流量曲线比较平稳,全天内带宽利用率大于30%的用户适合使用按带宽计费方式 |
流量 | 按照每小时使用的实际流量计费 | 域名流量曲线波动较大,有带宽尖峰,全天内带宽利用率小于30%的用户适合使用按流量计费方式 |
注*:带宽利用率 = 实际使用流量GB/(带宽峰值Mbps x 10.54),1Mbps带宽每日100%利用率产生的流量约为10.54GB。
流量阶梯 | 新价格(元/GB) |
---|---|
0GB-10TB(含) | 0.36 |
10TB-50TB(含) | 0.32 |
50TB-100TB(含) | 0.30 |
大于100TB | 0.26 |
注: 为防止异常的恶意流量给用户造成损失,按流量付费方式,默认带宽上限为10Gbps
计费规则
流量账单收费示例
说明:
账单出账时间为当前计费周期结束。账单出账时间通常在当前计费周期结束后一小时内, 例10:00-11:00的账单会在11:00以后生成, 具体以系统出账时间为准,账单生成后会自动从您的账户余额中扣除费用以结算账单。
峰值带宽阶梯 | 价格(元/Mbps/月) |
---|---|
0-512Mbps | 27.00 |
512Mbps-5Gbps | 25.00 |
大于5Gbps | 23.00 |
按峰值带宽方式,默认带宽上限支持100Gbps,需要更大的用量,请联系我们.
注: 按宽峰值计费是以当日您CDN服务产生的带宽最高值(单位Mbps)为结算标准.
计费规则
计费项:峰值带宽
说明:
系统以5分钟为时间粒度,采集CDN全网节点的域名汇总数据,一天采集288个点,做为计费依据。
在控制台上看到的流量,是我们应用层日志统计出的流量,但是实际产生的网络流量却要比应用层统计到的流量要高出7%-15%;这个主要的原因有两个:
1、TCP/IP包头的消耗:众所周知,我们的HTTP请求是基于TCP/IP协议的,现有的互联网中,每个包的大小最大是1500个字节,而这1500个字节 中,就包含了TCP和IP协议插进来的40个字节的包头,包头部分,也会产生流量,但是,这个加包头的动作是由内核层 的协议栈完成的,无法被应用层统计到,日志里也就不会记这40个字节的流量了,这部分的流量,会占到我们通过日志 计算出流量的2.74%(40/1460)以上,正常情况下,会占到3%左右。
2、TCP重传:根据互联网物理网络的负载情况,正常情况下,我们所发送的包会有3-10%左右会被互联网丢弃掉,被丢弃掉之后,服 务器会对丢弃的部分进行重传,重传动作是由内核层协议栈处理的,应用层也无法统计到,这部分流量占我们日志计算 出流量的比例,根据网络的好坏而不等,在凌晨,互联网轻载的情况下,重传率会较低;在晚高峰,互联网重载的时候 ,重传会上升,一般情况下,在3%-7%之间。
因此在业界标准中,会在原有流量的基础上再加上7%-15%的网络消耗做为计费流量统计,我们取最小值7%做为网络消耗统计。